病 虫 情 报
第十七期
全椒县植保站 2013年8月1日
五(3)代稻纵卷叶螟的发生与防治
一、发生程度:
预计:五(三)代稻纵卷叶螟中等发生,部分长势嫩绿田块偏重发生;低龄幼虫高峰在8月7-10日。
二、主要依据:
1、迁入峰明显且蛾、卵量高:受气候条件影响,7月29-31日系统赶蛾出现发蛾高峰。7月29日至8月1日我站在石沛、武岗、二郎、六镇、马厂等镇普查,亩蛾量15-1200只∕亩,平均620只∕亩,严重田块高达2400只,比近三年同期蛾量均值增18.06%,是去年同期的7.38倍。以偏施氮肥、长势嫩绿的迟熟稻田发生重。百丛卵量38-340粒,平均120粒,比近三年同期均值高6.43倍,比2007年同期值低86.67%。
2、四(2)代残虫叠加为害:7月下旬普查虫情,田间束叶苞发生量不等,幼虫平均5.2条/百丛,严重田块40.5条,比近三年同期均值减少63.2%,是去年同期的4.33倍。本地虫源发蛾峰在7月底至8月初。
3、寄主条件:目前我县水稻大部分处于分蘖至孕穗期,少数抽穗,食料条件丰富,有利于稻纵卷叶螟幼虫取食为害。
4、气候因素:8月上旬持续高温、少雨天气,对稻纵卷叶螟产卵、孵化有一定抑制作用,但8月份是台风多发季节,南方虫源随时迁入我县 ,将加重发生为害程度。
三、防治意见:
1、防治时间: 8月7-10日,以稻纵卷叶螟为防治重点,查治稻飞虱、纹枯病及穗期病害。
2、防治对象田:长势嫩绿的迟熟稻。
3、防治指标:稻纵百丛低龄幼虫分蘖期100头、穗期50头。
4、防治药剂:可选用10%阿维氟虫双酰胺、15%阿维·三唑磷、20%氯虫苯甲酰胺、20%马拉·三唑磷、32%丙·氟铃脲、12%甲维氟酰胺等,亩用水量不少于40公斤,均匀喷雾,兼治二代二化螟、大螟。其它病虫的防治药剂请参照第16期《病虫情报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