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虫情报
第一期
全椒县植保站 2015年2月28日
2015年全县农作物主要病虫发生趋势预报
根据近年我县农作物病虫发生情况、2014年冬前病虫残留基数、农作物种植品种、当前作物苗情和气象部门的气候预报,结合农作物病虫发生演替规律综合分析,预测2015年我县主要农作物主要病虫将偏重发生。各类农作物主要病虫发生趋势如下:
一、主要病虫发生趋势
(一)小麦、油菜病虫
1.小麦赤霉病:存在偏重流行风险,预计全县发生面积16万亩。
2.小麦纹枯病:中等偏重发生,预计全县发生面积10万亩。
3.条锈病:中等发生,发生面积0.3万亩。
4.小麦蚜虫:中等偏重发生,发生面积8万亩次。
5. 麦蜘蛛:偏轻发生,发生面积0.5万亩次。
6.油菜菌核病:偏重发生,发生面积1.2万亩。
(二)水稻病虫
1.稻飞虱:偏重发生,预计发生面积24万亩次。
2.稻纵卷叶螟:偏重发生,发生面积18万亩次。
3.螟虫:二化螟中等发生,局部偏重发生,预计发生面积80万亩次;大螟中等偏轻发生,发生面积1.5万亩次。
4.稻蓟马:苗期中等至偏重发生,发生面积4.5万亩次。
5.纹枯病:偏重至大发生,发生面积35万亩。
6.稻曲病:感病品种中等至偏重发生,预计全县发生面积7万亩。
7.稻瘟病:感病品种偏重发生,预计全县发生面积5万亩次。
8.条纹叶枯病、黑条矮缩病:偏轻发生。发生面积0.3万亩。
(三)玉米病虫
1.玉米螟:中等发生,预计发生面积1万亩次。
2.棉铃虫:中等发生,预计发生面积0.2万亩次。
(四)棉花病虫
1.棉盲蝽:中等至偏重发生,预计发生面积1万亩次。
2.斜纹夜蛾:偏轻至中等发生,预计发生面积0.3万亩次。
3.棉铃虫:中等发生,预计发生面积0.5万亩次。
4.棉叶螨:中等发生,预计发生面积0.7万亩次。
5.棉蚜:中等发生,预计发生面积0.5万亩次。
6.枯萎病:中等至偏重发生,预计发生面积0.3万亩。
二、预测依据
(一)小麦、油菜病虫
受入冬以来气温偏高,小麦主产区偏旱等气候因素影响,抑制了小麦纹枯病冬前侵染,2月中下旬调查,小麦纹枯病平均病株率为1.04%,较近三年同期均值减少85.2%。小麦蚜虫平均百株蚜量为4头,较近三年同期均值减少95.3%。
小麦主栽品种扬麦、宁麦系列多不抗小麦纹枯病、赤霉病、白粉病、条锈病。
2015年2月上旬小麦苗情调查,旱茬麦田块群体偏大,稻茬麦总体偏弱。稻茬麦区小麦免耕、浅旋耕种植有利于小麦赤霉病病菌积累和病害发生。小麦高肥水管理对小麦蚜虫、纹枯病、白粉病、条锈病等多种病虫发生有利。
菌核病是我县油菜上主要病害,菌源广泛,加之主栽品种大多不抗病,若花期气候条件适宜,将利于该病侵染流行。
气象部门预报:2015年春季(3~4月)降水量较常年偏多,有出现连阴雨的可能,平均气温接近常年。气候条件有利于小麦蚜虫、赤霉病、油菜菌核病等多种病虫发生。
(二)水稻病虫
1.二化螟:11月下旬剥查,冬前稻田平均亩残留量为2718.2头,冬前基数高于2013年同期值的0.45%。大螟平均每亩冬前基数为14.1头,较2013年同期值高8.13%。近年我县水稻种植制度复杂,手插秧、机插秧、直播稻栽培方式多样,生育期不一致,桥梁田多,有利螟虫繁殖和辗转为害。另外我县优质稻种植比例大,施肥水平较高,栽培制度和食料条件有利于螟虫发生。
2.稻飞虱、稻纵卷叶螟:“两迁”害虫境外虫源地具备较为充足的虫源基数,其中,越南2014年稻纵卷叶螟发生面积和严重发生面积分别较2013年增加49%和102%。目前,我国华南、江南、长江中游稻区单、双季稻混栽面积大,栽插期、生育期不整齐,桥梁田多,加之水稻主栽品种仍以粗秆大穗、优质高产型为主,生长量大、田间郁闭,易形成适温高湿的田间小气候,有利于水稻“两迁”害虫的发生繁殖。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,华南、西南稻区2014年冬季和2015年春季温度偏高1-2℃,降水偏少两成左右,总体有利于“两迁”害虫越冬,对春季“两迁”害虫的迁入无明显不利影响;江南和长江中下游稻区春季温度接近常年,降水偏多,有利于“两迁”害虫的迁入和繁殖。
3.稻蓟马是我省水稻苗期重要害虫,常年发生较重。
4.稻瘟病:2014年稻瘟病在我县中迟熟单季稻区偏重至大发生,田间菌源量大。主发品种丰两优香1号、新两优223、武运粳24、D优527、9优418(天津)、宜香2084、徽两优996、两优6326等2015年仍有较大种植面积。若破口至抽穗期气候条件适宜,将有利于稻瘟病流行。
5.稻曲病:稻曲病已经成为我县水稻主要病害,2014年感病品种偏重流行,田间菌源量高。主栽的新两优、扬两优、丰两优、Ⅱ优系列等两系杂交稻及大部分粳、糯稻品种易感稻曲病,中、迟熟单季稻破口抽穗期若遇连阴雨天气,有利于稻曲病流行。
6.水稻纹枯病:水稻纹枯病是我县常发性病害,连续多年偏重发生,田间菌源充足,加之水稻品种普遍不抗病和高肥水栽培条件,为纹枯病发生提供了适宜的寄主和田间环境。
7.水稻病毒病:条纹叶枯病、黑条矮缩病近年在水稻上发生轻。充足的本地灰飞虱虫源和迁入的白背飞虱有利于病毒病发生。
据省气象部门预报:2015年汛期(5-9月)全省大部分地区降水量比常年偏多。有利于水稻“两迁”害虫、水稻穗期“两病”(稻瘟病、稻曲病)、水稻纹枯病发生。
(三)玉米病虫
2014年11月中下旬调查,玉米螟残虫量百株活虫数23.2头,较常年同期均值减少25.6%。我县玉米主栽品种多不抗玉米粗缩病。气候条件(见前述)有利病害发生流行,对玉米螟的发生无明显不利影响。
(四)棉花病虫
多年来,我县棉花主栽转Bt基因棉,对棉铃虫、红铃虫抗性明显,但对棉盲蝽等害虫抗性较差。
我县棉花枯萎病发生普遍,田间菌源广泛存在,且棉花主栽品种多不抗枯萎病。气候条件(见前述)有利病害发生流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