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徽惠富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

油菜菌核病的发生与防治

发布时间:2015-03-13   浏览次数:2066
病 虫 情 报
第二期

全椒县植保站        2015年3月10日


油菜菌核病的发生与防治


一、发生程度:预计今年油菜菌核病中等,发生程度2级,部分感病品种发生程度3级。
二、预报依据
1.田间累积菌源量充足,萌发日期与常年持平。油菜菌核病我县常年中等或以上程度发生,田间累积残留的菌核数量充足。近期调查,病菌子囊盘0.35个/米²,与常年增加9%。子囊盘萌发日期3月11日。随着气温的不断回升,病菌子囊盘将陆续萌发,预计3月15日至4月1日达到萌发高峰较常年早3天。
2.目前大部分田块病情基数总体与常年相近。据我站3月9日前后在十字镇、武马厂镇、古河镇、大墅镇和石沛镇调查,油菜菌核病在不同田块已发生。叶病株率加权平均为0.21%。
3.气候条件较有利于菌核病发生。2月份以来,多降雨的气候条件大部分田块油菜田间湿度大,田间小气候条件有利于病菌子囊盘萌发、孢子释放和病菌侵染。据县气象部门中长期预报,3月中旬至4月上旬降雨接近常年,高于去年。气候条件总体有利于菌核病发生。
4.寄主条件:今年油菜长势于常年相当,弱苗、病苗和高脚苗易感油菜菌核病。我县种植的油菜品种如浙油50、同油杂2号、秦优10号、秦优12号、秦优19、滁核杂1号、沣油737。其中48%的油菜种植面积为感病品种。
三、防治意见
(一)防治策略 因地制宜,农业防治、适时药控,综合治理。
(二)防治技术 1.农业防治:加强田间管理。开好“三沟”,降低田间湿度,提高油菜根系活力,增强植株抗逆性。适时摘除病、老、黄叶。油菜盛花期、终花期各摘叶1次,带出田外销毁,降低病菌再侵染机率。2.化学防治:(1)防治指标:病害常发田块普遍开展药剂预防;其它田块叶病株率大于10%的田块开展药治。(2)防治适期:菌核病常发地田块分别于油菜盛花初期(主茎开花株率达95%以上,一次分枝开花枝率20%左右)与盛花期(一次分枝开花枝率100%,二次分枝开花枝率30%左右)各施药防治1次;其他田块于油菜盛花期药剂防治1次。(3)施药技术:防治药剂选用亩用有效成分25%使咪鲜胺乳油50毫升或80%多菌灵粉剂80克。机动喷雾器对水30千克、手动喷雾器对水60千克均匀喷雾,油菜全株上下要受药均匀,注意在下午施药。


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3013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