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徽惠富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

小麦赤霉病的发生与防治

发布时间:2015-04-10   浏览次数:1796

病 虫 情 报

第四期

全椒县植保站               2015年4月7日


小麦赤霉病的发生与防治


一、发生趋势:

预计今年我县小麦赤霉病中等偏重发生。

二、预测依据:

1、田间菌源:据我站调查,小麦赤霉病稻桩子囊壳丛带菌率19.1%,与2012年同期相比-21.7%,与近三年同期比-3.0%;枝带菌率2.02%,与2012年同期比-33.9%,与近三年同期比+18.8%;子囊壳成熟度指数为51.7,预测孢子释放期在4月中旬,与我县小麦抽穗扬花期吻合度高。

2、品种和生育期:我县种植的扬麦、宁麦等主栽品种对赤霉病抗性不强。预计4月中下旬我县小麦普遍进入抽穗扬花期,为小麦赤霉病易感生育期。

3、气候条件:赤霉病是一种典型的气候性病害,小麦抽穗扬花期若遇2-3天连阴雨或多雾天气,赤霉病有大发生的可能。据气象部门预报4月平均气温较常年略高,有连阴雨出现,对小麦赤霉病发生有利。

三、防治意见:

1、农业防治:清沟沥水,降低田间湿度。

2、药剂防治:

①防治时间:小麦抽穗扬花期开展第一次药剂防治。若花期多雨或多雾,应在药后7天左右,再喷药防治一次。田间见病初期,漏防田块应适当加大用药量,立即进行补治。

②防治药剂:每亩选用35%戊·福100毫升、或49%丙环唑·咪鲜胺40克、或70%甲基硫菌灵100克、或60%多·酮50克以上药剂任选一种兑水40公斤喷雾,喷药时要重点对准小麦穗部均匀喷雾。

另据我站前期调查,麦田百株蚜量46-878头,4月8日后气温回升、天气持续晴朗利其发生,百株蚜量500头以上,选用吡虫啉或吡蚜酮等与小麦赤霉病防治混配用药,兼治灰飞虱。




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3013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