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徽惠富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

小麦穗期主要病虫发生趋势及防治意见

发布时间:2016-04-01   浏览次数:1441


一、发生趋势:预计全县小麦赤霉病中等偏重发生;纹枯病中等发生,部分偏重;穗蚜中等偏轻发生。

二、防治意见:

1、防治时间:小麦齐穗期~扬花初进行防治,如果扬花期遇连阴雨,隔7天左右再治一次。

2、防治药剂:建议用以下药剂时每亩再加新美洲星60~100毫升,对水30公斤细喷雾,能提高病害防治效果,抗倒伏和干热风,显著增加粒重,提高产量。

⑴赤霉病、纹枯病防治药剂:

①每亩用25%氰烯菌酯(劲护)悬浮剂100克加43%戊唑醇(富力库)悬浮剂15~20毫升或75%肟菌·戊唑醇(拿敌稳)15克或20%氰烯·己唑醇(实粒) 悬浮剂100克,可兼治白粉病、锈病。预防和治疗效果好,并有显著增产作用。

②每亩用36%多·酮(粉霉灵)悬浮剂140克或多·酮(40%菌病灭、30%绿靓)可湿粉120克加15%井冈·戊唑醇悬浮剂75克或43%戊唑醇悬浮剂15毫升。

⑵穗蚜防治药剂:每亩用25%吡蚜酮(飞电、飞蚜酮)可湿粉20克或60%烯啶虫胺可湿粉8克对水30公斤细喷雾,能兼治灰飞虱。

三、预测依据:

1、小麦赤霉病:根据本站组建的小麦赤霉病预测模式公式Y=6.117224-0.115861X-0.023422Y-0.019345Z(X=上年12月中旬--当年元月上旬最高日气温值,Y=元月上、中旬总日照,Z=3月下旬总雨量),计算Y=2.60,预计今年小麦赤霉病为中等偏重发生。

2、小麦纹枯病:据本站及乡镇测报点3月28日调查,本站观察区小麦纹枯病病株率0~12.0%,平均5.0%,是2015年同期的69.44%,因前期雨水偏少,发病轻于上年。乌溪点:纹枯病病株率0~5.0%,平均2.5%,是上年同期的41.67%。

3、小麦蚜虫:据本站观察区3月28日调查,小麦蚜虫零星发生,有蚜株率0~6.0%,平均1.6%,是2015年同期的8.33%;百株蚜量0~24头,平均8.0头,是2015年同期的16.81%;轻于上年。(当涂县植保植检站  二0一六年第二期)




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3013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