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徽惠富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

2012年秋种小麦、油菜病虫草害防治技术意见

发布时间:2012-09-25   浏览次数:1986


 

一、种子、土壤处理技术

1、精选良种。秋种前要汰除混杂于小麦、油菜种子中的病粒、虫体等。油菜菌核病常发区要做好10%盐水选种,以汰除菌核病菌核。

2、大力推行包衣种子、药剂拌种。大力提倡使用包衣种子,没包衣的种子推广药剂拌种。种子药剂处理能减轻麦产区地下害虫、小麦纹枯病等病虫发生,同时对早春麦蜘蛛、麦蚜也有一定的兼治作用。麦田地下害虫发生严重的地区,要用甲基异柳磷、辛硫磷等农药进行土壤处理。具体方法:

(1)小麦种子处理:小麦纹枯病、白粉病重发地区,推行杀菌剂拌种技术,每50公斤小麦种子用有效成分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3-4.5克或戊唑醇种子处理悬浮剂2克;地下害虫重发地区推行杀虫剂拌种技术,每50公斤小麦种子用甲基异柳磷乳油20毫升或辛硫磷乳油40毫升;纹枯病和地下害虫同时防治的地区,可选用以上杀菌剂和杀虫剂各一混配使用,也可单选50%甲柳·酮乳油50克。拌种时将药剂加水3公斤稀释,用喷雾器边喷边拌,拌后堆闷4小时,再摊开晾干即可播种,播种深度不宜超过5厘米。药剂拌种时要按规定药量使用,不能随意加大用量,防止产生药害。

(2)麦田土壤处理:蝼蛄、金针虫发生重的地区,药剂拌种的同时还需进行土壤处理,每亩用有效成分甲基异柳磷乳油80毫升拌细沙土20公斤或炒熟麦麸10公斤制成毒饵,于耕地前撒施土表。

(3)油菜种子处理:1公斤油菜种子用10%吡虫啉(大功臣)20克加适量水拌匀后播种,防治油菜苗期蚜虫。

小麦、油菜药剂拌种时要按规定药量使用,不能随意加大量,防止产生药害。

二、化学除草技术

1、小麦田化学除草

切实抓好冬前除草,小麦3-5叶期,日均温8℃以上,及时实施化除,小麦返青后及时补除。

(1)防除猪殃殃等阔叶杂草

每亩用20%氯氟吡氧乙酸(使它隆)乳油50毫升,或每亩用5.8%双氟·唑嘧胺(麦喜)10毫升,于小麦3-5叶期,对水40公斤茎叶喷雾。

(2)防除看麦娘、野燕麦等禾本科杂草

每亩用3%甲基二黄隆25-30毫升,或15%炔草酸(麦极)30克,于麦看麦娘2叶至小麦拔节期,对水40公斤茎叶喷雾。

(3)防除禾本科、阔叶杂草混生的小麦田杂草

每亩用7.5%啶磺草胺(优先)水分散剂12.5克,或20%氯氟吡氧乙酸(使它隆)乳油50毫升加6.9%精恶禾草灵(骠马)水乳剂50毫升,于小麦3-4叶期至拔节前,对水40公斤茎叶喷雾。

(4)免耕麦田除草

每亩用41%草甘磷(农达)水剂150-200毫升,或每亩用20%百草枯(克无踪)水剂150-200毫升,于小麦播种前1天,对水50公斤茎叶喷雾。

2、油菜田化学除草

(1)封闭除草

于油菜播种或移栽前3天,用20%百草枯水剂200毫升/亩或41%草甘磷水剂150-200毫升/亩,对水50公斤均匀喷洒畦面,封闭除草。

(2)大田化除

封闭防除效果不好的,于杂草3-5叶期,针对性选用下列一种对路药剂,对水40公斤选晴天喷雾防除。

防除禾本科杂草,每亩用5%精喹禾灵(精禾草克)乳油60-80毫升,或用10.8%高效氟吡甲禾草灵(高盖)30毫升,24烯草酮30-60毫升。

防除阔叶杂草,每亩用50%草除灵(高克特)悬浮剂30-40克,或75%二氯吡啶酸(龙拳)5-15克。

防除禾本科和阔叶混生杂草,每亩用14.5%胺·吡·草除灵(冬闲)可湿性粉剂60克。(来源:全椒县植保站)





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3013号